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規劃的開局年,重要主題是高質量發展,國家也在醫療服務、醫藥醫保、智慧醫院等方面,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。本文列舉了其中與醫療信息化相關的24個重要政策,以便了解醫療信息化發展的新方向與新任務。
關鍵詞:“十四五”規劃
在智能交通、智慧物流、智慧能源、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范。積極推進醫院信息化、公共衛生信息化、醫療保障信息化、新興技術應用和監管等方面的建設。
打造國際先進水平的智慧醫院,建設重大疾病數據中心,推進信息互聯互通、互認共享、數據規范以及數據整合管理,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深度運用5G、人工智能等技術,打造國際先進水平的智慧醫院,建設重大疾病數據中心,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發展目標中提出建設智慧醫保。醫療保障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,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全面建成,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醫保服務不斷完善,醫保大數據和智能監控全面應用,醫保電子憑證普遍推廣,就醫結算更加便捷。
建設“三位一體”智慧醫院。到2022年,全國二級和三級公立醫院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平均級別分別達到3級和4級,智慧服務平均級別力爭達到2級和3級,智慧管理平均級別力爭達到1級和2級。
實施醫療質量提升行動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;實施醫院管理提升行動。提升醫院管理精細化水平,建立基于數據循證的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。
積極推動智慧醫療體系建設,加強人工智能、傳感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探索實踐,推廣“互聯網+”醫療服務新模式,爭取在手術機器人、3D打印、新醫學材料應用、計算機智能輔助診療、遠程醫療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。
信息共享:建設實時交互智能平臺,實現患者信息院前院內共享,提升重大急性病醫療救治質量和效率。改善設備:加快數字健康基礎設施建設,改善醫療、信息化等設備。推動運營:管理規范建立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,推動醫院運營管理的科學化、規范化、精細化。提高資源:配置使用依托縣醫院建設互聯互通的醫學檢驗、醫學影像、心電診斷、病理、消毒供應等資源共享五大中心,提高縣域醫療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。
關鍵詞:評價體系
共7章31條。新增“監督管理”內容,提出對電子病歷應用水平0-4級的醫院每年度進行監督抽查,不合格者取消評價結果;不合格率超過30%,駁回該年度該省全部審核結果。每年對既往通過5級以上的醫院進行監督抽查,不合格的取消結果。
該標準評估對象為用信息化、智能化手段開展管理的醫院。針對醫院管理的核心內容,從智慧管理的功能和效果兩個方面進行評估,評估結果分為0級至5級。評估項目劃分為醫療護理管理、人力資源管理、財務資產管理、藥品耗材管理、運營管理等10個工作角色33個業務項目。
提及“信息化”20次。提出強化基于電子病歷的醫院信息平臺建設,滿足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需要。醫院信息系統能夠系統、連續、準確地采集、存儲、傳輸、處理相關的信息,為醫院管理、臨床醫療和服務提供包括決策支持類的信息技術支撐,并根據國家相關規定,實現信息互聯互通、交互共享。
關鍵詞:重要行動
6月4日,國務院《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》
6月10日,國家衛健委等3部門《關于進一步加強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推動中西醫協同發展的意見》
6月17日,國務院《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》
10月28日,國家衛健委醫管所《“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藥物治療前病原學送檢率” 專項行動指導意見》
11月22日,國家衛健委《組織開展衛生健康統計工作高質量發展揭榜攻關申報工作》
11月26日,國家醫保局《DRG/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》
關鍵詞:法規條例
1月6日,國家衛健委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《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管理辦法》
信息歸口管理部門應當落實信息化建設相關標準規范,制定數據共享與交互的規則和標準;各信息系統應當按照統一標準建設,能夠完整反映業務制度規定的活動控制流程。
2月3日,國家衛健委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《公立醫院成本核算規范》
信息部門:負責醫院成本核算系統的開發與完善,并確保其與相關信息系統之間信息的統一與銜接,協助提供其他成本相關數據。
8月17日,國務院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》
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落實網絡安全責任、建立健全網絡安全保護制度、設置專門安全管理機構、開展安全監測和風險評估、報告網絡安全事件或網絡安全威脅等作了規定。
9月9日,國家衛健委《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管理辦法(試行)》
臨床研究數據應實現集中統一存儲,保障臨床研究數據在收集、記錄、修改、處理和保存過程中的真實性、準確性、完整性、規范性、保密性,確保數據可查詢、可溯源。
11月26日,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《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
醫療機構應當按照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要求,加強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平臺建設。建立健全本機構內的互認工作管理制度,加強人員培訓,規范工作流程,為有關醫務人員開展互認工作提供必要的設備設施及保障措施;醫聯體牽頭醫院應當推進醫聯體內數據信息的互聯互通,加強檢查檢驗的質量控制,提升檢查檢驗的同質化水平,實現檢查檢驗結果的互認共享。
關鍵詞:建設標準
4月29日,國家衛健委《國家骨科醫學中心設置標準》
醫院電子病歷水平達到四級及以上要求;醫院信息平臺建設達到“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”三級及以上要求。醫院核心業務系統通過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第三級要求。具有醫院協同或區域協同信息系統或具備建設此系統的能力,能為醫聯體、研究聯盟的臨床、科研任務提供信息支撐。
11月3日,國家衛健委《國家癌癥醫學中心設置標準》
(三)信息化建設。信息化建設符合《全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》、《醫院信息平臺應用功能指引》和《醫院信息化建設應用技術指引(2017 版)》的要求;數據上報要符合國家和行業數據管理相關要求;要建設具有高水平醫院信息平臺,實現醫院內部信息系統整合。醫院電子病歷建設達到“電子病歷應用等級測評”五級要求,核心業務系統達到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第三級要求,能為臨床、科研、教學和管理業務提供信息支撐。
11月8日,國家衛健委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《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(綜合醫院)設置標準》
加強信息化建設。醫院電子病歷水平達到四級及以上要求;信息平臺建設達到!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"四級甲等;醫院核心業務系統達到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"三級要求,使用國產密碼對核心數據進行加密保護。
12月20日,國家衛健委《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建設與管理指南(試行)》
十一條 靜配中心應當建立信息系統,納入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。按照《醫院信息平臺應用功能指引》的要求,包括提供經藥師審核的靜脈用藥醫囑,按照標準操作程序,完成腸外營養液、危害藥品和抗生素等各類靜脈藥物的混合調配等功能。建設信息系統時要按照《全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》的要求,實現與HIS系統信息以及醫師、護士工作站信息交互傳遞與合理處置。
金醫慧通官方微博
金醫慧通官方微信